第264章 泪水会洗清一切(2 / 7)

李学武抬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随即继续说道:“服从命令听指挥,给你刀,给你枪,别问做什么事,只需要知道做掉什么人”。

说完这一句,他放下茶杯,道:“那边的生活好一些,你们要做清道夫,我给你机会了”

“要是不顾家里死活当孤魂野鬼,我也不拦着,多了也就亏一张船票钱”

李学武不在意他是留在钢城码头等死,还是去港城码头做清道夫,结果都一样。

张万河看得出李学武目光里的寒意,知道自己把对方得罪狠了。

其实他在收到吉城的消息时就后悔了,不该给吉城下那个通知。

混白的,对这种事特别的忌讳,还特别的小心眼儿。

跟他们这样混黑的人不同,他们怕这种手段会给自己惹麻烦。

清白比什么都重要。

这一刀无缘无故没个说法,将会永远成为这个人解释不清的历史。

他们这样的扎一刀,只要找回来,摆了局儿,要了面子就会结束。

受伤的活该,谁让你是混这个的。

但在李学武这儿不是这么回事儿,年轻,做事更直接。

你敢扎我的人,就是扎我的脸,那你这一条线上的人都别想活着了。

山上下来的人,宁愿跟下山虎开战,也不愿意招惹一个小干部。

两条道上的规矩不同,前者可以单挑,后者永远都是毁灭性的群搂。

李学武恨他不死,又怕脏了他的手,更怕污了他的名声,所以在逼着他自我了断。

当然了,机会也不是没有,不是已经说了三个嘛。

冰城,津门,他不敢去,可以去港城当清道夫。

永远没有停止的一天,要么殒命,要么逃命。

张万河跪坐在那,心如寒冰,李学武要他做选择,替忠诚于他的所有年轻人做选择。

下海,下了海就永远上不了岸了,不下海,那就永远下不了海了。

要论玩弄人心,他早就知道,自己十个也不抵李学武一个。

带出去的年轻人,见识了花花世界,没有一技之长,只能给他卖命。

有了钱,真的就能上岸了?

未必,钱若真的这么好赚,何必给他们这个机会呢。

恐怕做了事,赚了这份钱的他们永远都上不了彼岸。

心野了,年轻人上不得岸,又回不到内地,那他们不就是杀戮机器,行尸走肉嘛。

到时候只能疯狂的赚钱,疯狂的实现生命的意义,甚至求死般的卖命。

家人,会成为他们生活的标记和意义,山上的无底洞,也会无休止地吞噬着他们年轻的生命。

书生杀人不用刀,犀利狠绝如此!

到现在他想明白了,李学武早有安排他去港城的意思。

至于选择他,而不是年富力强的大强子,看重的可能就是他的这份故土难离。

人老了,没心气儿了,正合适放风筝。

太年轻,心思多变,容易引起祸端。

昨夜的杀人刀都没让他心寒,今天李学武道出的心计让他从头皮凉到了脚跟底。

恐怕吉城的不顺利,以及钢城的问题刚刚出现时,眼前这位年轻得可怕的东家就算计好了这一步。

断了他的双臂,让他心甘情愿地去港城给他卖命。

至于大强子,那就是个大傻子,被东家做了局,跟他反目成仇,摆在吉城刺激他们,成了他们回山的拦路虎。

万念俱灰的张万河已经没了选择的余地,他只能按照李学武给他设计的路往下走。

李学武看也没再看他一眼,而是对着闻三儿交代道:“你要回京安排家里就尽快,接上二孩儿等人早点回来准备”。

“先装炼钢厂的一船货,路上的资质交给调查部去协调”

“去哪?港城?”

闻三儿诧异地看了李学武一眼,这一船货可足有一千吨,这么快就打通去港城的贸易线了?

“不,等我消息,先到羊城,视情况再去港城”

李学武看了看闻三儿,说道:“这一去怕是三五年没法再见,我祝三舅旗开得胜,富贵还乡”。

“别~别定目标,也别说这样振奋人心的话,不太吉利”

闻三儿摆摆手,一边说着,一边扶了张万河起来。

“每次看大队长说优势在我的时候,我都会觉得不吉利”

闻三儿主动去扶张万河不是他心善,心善的人也不会在钢城站稳了脚跟,逼得张万河不敢离开码头半步。

他这是看懂了李学武给他的机会,一个向张万河讨人情的机会。

这一扶就定下了以后的高低上下之分,张万河得用命来还闻三儿的这次出手相救。

扶他,就代表闻三儿用自己的信誉保下了他,允了他跟着对方做事。

李学武想要张万河死,可也得顾忌闻三儿的面子。

到了港城,闻三儿照顾他们,他们就不用水深火热朝不保夕了。

虽然依旧是仰人鼻息过生活,可总比被刀子顶着后背做事强。

只要有希望,他们就敢拼,能不做孤魂野鬼,他们也想留下这条命,富贵好还乡。

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