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第一章(2 / 2)

怎么样?”

小贩拿了长筷子,在那里一边反复地拨动粔籹,一边抽空答话,“县令?”

“对啊。”

“不知道。”

“……怎么会不知道呢?”

小贩停了筷子,想了想,“刘将军是带了兵过来的,不过平时也见不到士兵在街上走,说起来还真有点奇怪,他手下那些偏将,总该出门吧?也见不到呀!听隔壁摊子说,除非将摊子摆到兵营门口呢,才能见到有人出来买吃的!”

……………………刘备还是个死宅?

她正探头探脑,看那摊主炸点心时,走过来一个膀大腰圆的大汉,一身半旧的墨色布袍,在旁边停了脚步,打量了半天,终于发话了。

“也给我称点。”他思考一下,“来两斤。”

这人看着也是三十岁左右年纪,身材高大,面色红润,一眼看去颇有几分威风凛凛的感觉,尤其醒目的是那把胡子,又浓又密,还特别顺,一看就是每天早上起来脸不洗牙不刷先拿着小梳子疯狂捣捣捣才能给胡子捣得这么柔顺。因此在旁边一站定,就给她一种奇怪的既视感。

……她肯定是没见过这人的,但就觉得面熟,不是在这里见过,也是在什么地方见过和他有点类似的什么人或者物。

她这样偷偷打量,对方挺敏锐的,也察觉到了,大大方方跟她对视一眼,还冲她呵呵一笑。

……感觉是个好性子的人。

她这种看法下一刻就被打破了。

因为摊主终于将两份点心包好过了秤,递给他俩时,那个大汉拿在手里掂了掂,立刻就开始质疑:

“你这是二斤的点心?”

“是啊,小人怎么会作假呢?”

“这分明不足数!”大汉嚷道,“你这最多也只有一斤十二两!”

摊主的脸一下子红了,脖子上的青筋都冒了出来,“我家这买卖做了十几年!平原城内谁没买过我的粔籹!难道能骗你一个不成!”

“任谁买过,你这点心也不足数!”

小县城这种地方,寻常也见不到什么热闹,大汉嗓门又亮,迅速地就聚集了一群闲汉,外加今天生意一般般的摊主们,都凑过来看起了热闹,指指点点,窃窃私语。

……她反正是已经买过了,掏了钱,准备递过去时,还被大汉给拦住了。

“他这人必是见了陌生客商便生奸心,”大汉说道,“你那份点心怕是也不能足数的!”

她眨眨眼,刚想说缺了点分量她其实也不太在乎时,那个大汉已经奔到了另一个摊子前,丢下了一枚五铢钱,喊了一声借用就将秤杆拿过来了!

“你看!”大汉将那包粔籹重新上了秤,“你自己看看!”

围观群众立刻发出了齐齐的起哄声,“周大!你又欺生了!”

“被逮住了吧!”

“纵使你家婆娘要你每日里卖足五百个钱才能上榻,”有个闲汉抻着脖子喊了一声,“你也不必急成这样吧!”

于是周围的群众们都发出了快乐的笑声,留摊主一个双眼噙着热泪,收了大汉五十五钱,收了她二十五钱……算上大汉借这秤花掉的一枚五铢钱,里外里他还是花了六十钱。

……这大概就是认真过日子的人和随便过日子的咸鱼的区别。

不管怎么说,人家替她省了一枚大钱,她还是得道声谢的。

见那大汉转身欲出市廛,她追了上去,客客气气地道了声谢。

“谢倒不必,”大汉摆了摆手,“你必是初至平原,才会被他们骗了,以后须得多提防些才是。”

她忽然想起那个摊主的话,“兄台也是新至平原的么?”

“嗯,”大汉应了一声,“我随我兄前来的。”

要是在这里暂住一段时间,似乎多结识几个街坊邻居也不错?她抱着这样的想法,十分真挚地给自己做了一下自我介绍。

“在下陆悬鱼,自关中避难而来,未知兄台……”

他低头看她一眼,夕阳打在他那一把存在感特别强的胡子上,于是既视感就更强了。

但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位大哥真就是抱着二斤麻花,笑呵呵地自报家门的。

“我祖上河东,随我兄自涿郡至此,姓关名羽,字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