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昭示成真(2 / 2)

外响起了婉儿的脚步声。

秦婉儿是“冲”进房内的,她惊喜的声音比平常高了不少,“哥哥,你看我捡到了什么?”

秦立看到婉儿伸到自己眼下的小手张开,手掌上便是两颗梅花银。

成真了!秦立似乎听到脑中嗡地一声。

当初宋公子给原主的一锭梅花银酬劳,他曾经拿回家来给婉儿玩耍,所以她是认得这是钱。

秦立也“惊喜”地说道:“婉儿,这是哪里来的?这是银子呢!”

秦婉儿兴奋地把另外一支手也伸了过来,“这里还有两个。”

秦立有些艰难地伸出手来,接过两锭银子,从手感估摸一锭有一两重,婉儿捡到了四锭,这些银子足够买到七八石米,够两人吃一年的了。

秦立心里松了口气,如果自己的伤不至死,这四两银子还能维持两兄妹活下去。

回想起天机卷轴上的文字,秦立便明白了,诗曰类似谜面,启是提示,示是警告。

“婉儿,有人看到你捡这个么?”秦立还是有些担心。

秦婉儿摇了摇头,“我看到这些银子的时候,我没捡,特意看了看周边的没人,这才捡了起来。”

秦立倒是有些吃惊,一个八九岁的孩童,居然能那么冷静,一般小孩儿肯定忍不住欢呼起来了。

不过下一刻,秦婉儿还是回到了一个孩童该有的样子,“可是,哥哥,一颗梅子也没有,婉儿找不到梅子给你吃。”她说着便有些难过,“哥哥你把银子都收起来吧。”

秦立哈哈一笑,“傻妹子,咱们有了这些银子,就算想吃肉,也能买了。”

秦家所在的地方叫稻香村,秦立家的房子是独门独户建在村子的一头。

本来秦家是书香门第,可惜到秦立曾祖那代就开始家道中落了,而秦立的父亲秦牧原人到中年时,更是与妻子墨芳筇双双离世,留下两个孩子相依为命。

平常少有人家会再与秦家来往,只有村里的几个孩童会不时来找婉儿玩耍,秦立也会教他们认字。

就在秦婉儿去煮粥的时候,院子里响起了一道声音:“秦立!”

秦立眉头一皱,原主记忆告诉他,这是他曾经的同窗周庆礼,不过年龄要大几岁。

周庆礼的父亲周禄是县衙的税课使,在大殷朝属于九品官。

周庆礼幼年时,周禄将他送到秦家的书塾,拜秦立的父亲秦牧原为启蒙老师。

但是回忆起来,似乎在县考他被污蔑时,周庆礼不但没有帮助原主辩白,反而一直在劝原主“坦白从宽”。

此人甚为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