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115
115不用总是那么克制和冷静
航海之路要走三十多天。
这对很多生活在内陆的人来说,第一次航海是危险的。尤其是一开始大船之间都是用木板互相连接的,来往船只如履平地,没坐过船的大家都很安心、可是,当船只从司丹港出发后,每只船连接的木板都拆了下来。
唯一能够值得安慰的是,每条大船都安置了从萨伏伊教区来的好厨子和医疗人员。
紧张的航海生活就被美食和充足的医药给逐步瓦解了。这船每天也有鸽子互相传信,互通有无,日子只要熟悉起来,十几天就过得很快。
有时候,其他船只并行的时候,还可以看到阿利斯主教坐在舷梯上面钓鱼。他穿的白色法袍属于宽松的,海风掠过的时候,衣袍总是泛起层层涟漪,看上去就像是被风成了一幅活画。
其他教区的人在忙完基础的医疗培训之后,就会喜欢去看他活动。听说他在教区里面不爱出门,除了学校和教堂之外,他很少出门。这次或许是因为船上生活实在枯燥,他才频频出现在甲板上。他还养了一只狐狸。
那狐狸体型不大,尾巴却格外蓬松。风大时,它就会钻进阿利斯主教宽大的袍子里,有时候会不经意间露出一截白尾巴挂在外面。远远看过去,就像是阿利斯长了一条雪白的尾巴,也成为了一时的谈资。看着阿利斯主教如此享受航船生活后,众人也开始自己慢慢地在船上给自己找事情做。
有些人帮忙处理在岸上没有晒干的草药。
也有人在船只上编平安绳结,装饰着大船。还有人带了乐器,黄昏时分就会在甲板上演奏。即使是简单的旋律,也会引来一群人围坐聆听。更妙的是,当一艘船响起乐声,其他船只的人也会被吸引。不就之后,就有回应的旋律从远处传来一一鲁特琴、维尔琴、竖笛、小号角、手鼓和风笛,各种旋律或是合奏,或是竞技,甚至会有人跟着打节拍高歌家乡的民歌。
一时间,船队就像是海面上铺开了一张无形的乐谱,遥相呼应,绵延不断。更有人也跟着模仿阿利斯主教在舷梯上钓鱼,一时间,舷梯周围成了最热闹的休闲区。
钓到鱼的人会兴奋地高举起来,船上总是有人会给积极的情绪价值,鼓掌配合。而阿利斯主教要是看到的话,也会朝他们远远致意,又或者遥遥地鼓掌回应。
原本陌生的大家也渐渐学会互相打趣。
若是习惯安静或者独处的人,要么就是听别人聊天,要么就有书籍和棋盘或卡牌游戏。
这些人与人之间的交集互动,让原本来自于不同地区,分散于不同船只的陌生人。
因为这日常的点点滴滴,生出一种难得的共鸣和亲近感。彼此不再是陌生的旅客,而像是同行于同一片海,同一片星空的旅伴。要知道,在现在的生活里面,或者就是在教会的高压生活下,有些人是不得已才会走上这条类似于献祭自己的道路。很多时候,他们学到的人生道理就是只要学会抓住那些冷冰冰的利益,互相挤压对方的生存空间,才是聪明的做法。于是,很多人都想着要如何更好地自保,甚至于想办法牺牲别人,才能让自己更好地活下去,获取更多的权益。
可,现在的日子是那么简单。
大家可以简单地生活。
大家可以互相温和温暖地对待彼此。
哪怕这时给的是一种错觉,也觉得人能活得这么善良,真的难得却又轻松。也许,总是想着如何把人生过得更精明,可就只有自己觉得自己聪明罢了。离赛尔蒙公国的洛迦教区的旅行还有最后十天的时候,阿利斯主教让各位写一封家书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也可以写一封信给自己的未来。因为怕他们瞎写,所以阿利斯主教规定他们一定要至少写一件在家里最开心的事情,无论大小事;还要提及开心的原因,最后再写对想要说的人的话是仁么。
字数都不能少于一百字。
这话没有说得很透彻,不过大家也都明白这封信是遗书。就像是一开始出行的时候,大家早就知道这一去,就可能没有机会回家。有些不会写字的会找上教区的神职人员帮忙写遗书。原本离开时已经嘱咐了一遍又一遍,也感觉没话说了。可是现在要认真想的时候,他们又有那么多的挂念,挂念家里的羊,挂念家里的灯还没有修,挂念家里的人没了自己还能怎么生活,心里那么多放不下,却还是逼自己努力放下,希望他们身体健康,要好好生活。
莱斯利当时领到「写信」任务的时候,也立刻明白其实这是要写遗书。要是自己死了之后,这封信就是要给那个最重要的人看的。他当时拿到信纸的时候,就看向了阿利斯主教。这倒不是说自己会怨怪阿利斯主教不能保全自己,让自己可能死在赛尔蒙公国,他能跟过来的原因,就是想着要是真到了最后关头,他肯定是要用尽所有手段好好地保全阿利斯的。
他单纯地是看着阿利斯主教,想着自己能给他写什么。莱斯利上文法学校第一年的时候,听说过神学院的学生都要给萨伏伊主教写一封自我介绍的信,这封信里面要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和对信仰的了解,因为他们的课程很大部分要和主教联系在一起。而其他学